总数:1562 | 当前第133/157 首页 上一页 ...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 下一页 尾页
  1. 2010/7/19
  2. 人气(3127)
  3. 星级(10)
  4. 评论(0)
  1. 2010/7/17
  2. 人气(7297)
  3. 星级(10)
  4. 评论(0)
  1. 2010/7/17
  2. 人气(1123)
  3. 星级(10)
  4. 评论(0)
  1. 2010/7/17
  2. 人气(4457)
  3. 星级(10)
  4. 评论(0)
德国赫斯默(Hesmor)公司新产品发布会
2010年6月21日上午9点,作为专用控制器和传感器的全球知名供应商德国赫斯默(Hesmor)公司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举办了产品发布会。该发布会以“赫斯默高效的产品定制化服务,让更多的中国行走机械提高智能控制水平的宿求成为现实”为主题。以中央电视台CCTV央视网创新科技频道、SMG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以及中国工控网gongkong在内的多家媒体对发布会做了全程报道。 以徐工集团、中联重科、三一集团、柳工集团、山推、方圆集团、宇通重工、山河智能、北京南车时代以及湖北华舟重工等工程机械、机车等行业领域为代表的重点企业的领导均有出席该发布会;同时参会的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代表有中国工程机械协会、桩工机械协会、挖掘机协会、路面机械协会、机电一体化协会和长安大学、燕山大学等。
  1. 2010/7/7
  2. 人气(2897)
  3. 星级(10)
  4. 评论(0)
日本发那科公司(FANUC)介绍
日本发那科公司(FANUC)是当今世界上数控系统科研、设计、制造、销售实力最强大的企业,总人数4549人(2005年9月数字),科研设计人员1500人。2005年9月销售额1827.8亿日元(约合15.6亿美元),9月每人平均销售额9万美元。FANUC目前数控系统月生产能力超过7000套,大量出口,销售额在世界市场上占50%,在日本国内占70%。2005年数控系统在中国销售约1.6万台套,主要为中档产品。日本FANUC Logo  掌握数控机床发展核心技术的FANUC,不仅加快了日本本国数控机床的快速发展,而且加快了全世界数控机床技术水平的提高。FANUC能够在今天具有世界首位的实力与先进性,占领广大市场,决非偶然。早在1956年,日本技术专家预见到未来3c(Communication、Computer、Contr01)时代即将到来,一方面集聚有关人才,另一方面即着手开展这方面的发展工作。当时富士通信制造株式会社(即现在的富士通公司)立即挑选出稻叶右卫门(1946年东京大学机械系毕业)负责控制科研组的工作。   1972年,数控富士通公司独立出来,成为富士通FANUC,1982年7月改名为FANUC株式会社,稻叶一生领导FANUC公司,直至1995年退休。在稻叶领导下,控制研究组从1957年的几个人不断壮大。   稻叶回忆,1959年研制成功电液脉冲马达,1 960年完成连续切削用开环数控的1号机床。但是,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背景下,电液脉冲马达的液压阀效率低,加上随动性能较差,FANUC组织人力研究开发新的电液脉冲马达不成,稻叶当机立断,做出引进美国盖迪(Gette)直流伺服电机来代替的决定,三天内飞往美国签订了合同,全力投入制造,2个月完成。稻叶认为,石油危机给FANUC一个发展的好机会,其关键在于远见卓识,当机立断,在引进此技术时不断消化创新
  1. 2010/6/23
  2. 人气(14747)
  3. 星级(10)
  4. 评论(4)
总数:1562 | 当前第133/157 首页 上一页 ...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