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1551 | 当前第147/156 首页 上一页 ...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下一页 尾页
齐重数控:自主创新改写我国风电设备依赖进口历史
齐齐哈尔重型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打通高端数控加工设备制造技术瓶颈,改写了我国风电设备依赖进口的历史。   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三台由齐重数控研制的风力发电设备成套加工数控机床,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齐重数控公司副总经理沈立新:国外也仅有一、两家能够生产。   目前我国风电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由于国内制造水平普遍偏低,风力发电的核心部件只能从少数国家进口。为了不再受制于人,齐重数控自去年底开始进行技术攻关。   齐重数控公司副总工程师吴志国:我的工作台要达到头发丝(粗细)的六十分之一这么一个精度,据我了解国内还没有能达到这个精度的(加工)设备,这是给我们留下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二十多名工艺人员经过十几个昼夜的奋战,从机械加工到人工刮削,从全程跟进测量到边验边改,终于攻克这一关键工序的指标。   凭借着企业五十多年的技术储备,全程采用计算机和模块化等世界尖端的设计方式,齐重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三台世界领先的风电成套机床的设计制造,而周期只有国外同水平产品的三分之一,价格则降低了三成。现在在齐重数控的重装厂房里,十五台大型风电设备加工机床已经进入生产阶段,今年内就能装备国内风电制造行业。(转自CCTV2008.5.5)
  1. 2008/5/6
  2. 人气(6797)
  3. 星级(10)
  4. 评论(0)
Transformix 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管自动化
管-自动化是Transformix 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迅速增长的歧异一家国际上尊重的自动化公司为它的富创新精神的机器设计,强大的项目管理和对顾客服务的承诺成名。
  1. 2008/5/5
  2. 人气(7136)
  3. 星级(10)
  4. 评论(0)
短评:尊重劳动 鼓励创造
新时期如何当好劳动者,专家师傅窦铁成、市政工人陈秋燕、袁政海班组,为我们做出了表率。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中央把提高亿万劳动者整体素质作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作为每一位普通劳动者,就是要立足本职工作,提高创新本领,努力创造一流业绩。 (转自CCTV 2008.5.1)
  1. 2008/5/4
  2. 人气(5847)
  3. 星级(10)
  4. 评论(0)
袁政海班组:不断创新的技术群英
在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有一个由17名普通技术工人组成的袁政海班组,他们通过200多项技术创新,改写了产品模具依靠外购的历史。   这些刚刚被冲压出来的新型商用车发动机室外前板,它的模具就是今年由袁政海班组自主研发的最新技术成果。过去,江铃集团每年用于外购产品模具的费用高达两千多万元。到4月底,模具班研发出的新模具已超过420套,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过亿元。   袁政海班组班长 袁政海:不断提高我们的加工能力,加工工艺,为企业能创造更多价值。   袁政海是全国技术能手,也是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在他的班组,个个都是技术明星,17人中有8位当上了高级技师。王春小灯、方悦工作法、万仁义调试法等,这些小发明、小创造都是以工人的名字命名的。今年4月,袁政海班组的管理经验被写进了全国机械工业先进班组考核指标。 (转自CCTV 2008.5.1)
  1. 2008/5/4
  2. 人气(6277)
  3. 星级(10)
  4. 评论(0)
【劳动者之歌】工人发明家——代旭升
今天的《劳动者之歌》为您介绍胜利油田采油技能大师代旭升。   这是代旭升刚刚研制成功的“自燃式燃煤加热炉”,它既解决了油井冬季加温的难题,又降低了能耗。   胜利油田采油技能大师 代旭升:这种“加热炉”仅仅是试验中的11台,初步测算就直接创效130万元。   为解决抽油机平衡缸漏油撒气的难题,代旭升白天在井上观察,晚上回家查阅资料,认真研究平衡系统和储油包的结构原理,方案做了几十个,图纸画了上百张,经过反复试验,“气压式加油包”终于装到了井上,工友们从此不用再爬到4米高的储油包上加油。   在油田企业,机械采油的油井套管气压力低,很难进入集油干线。代旭升认为,跑掉的套管气正是节能的增效点。经过几个月的钻研,他研制出了“移动式套管气回收装置”,彻底解决了套管气外排造成的浪费。   几十年来,代旭升先后完成技术创新80多项,其中13项获国家实用专利,累计创效益1亿多元。 (转自CCTV 2008.4.28)
  1. 2008/4/29
  2. 人气(8559)
  3. 星级(10)
  4. 评论(0)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四川攀钢集团:让“呆矿”变活 让“废气”变宝
  所谓“点天灯”就是过去把高炉生产过程中的附产气直接燃烧后排向空中,不仅浪费,而且污染非常严重。环行加热炉的采用,使高炉煤气全部得到了循环利用。   攀钢集团成都钢铁公司热工技术员 鄢瑞强:环行炉(的使用),每年节约天然气1600多万方,节约人民币1000多万元。   不仅如此,攀钢还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攻克了用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这一世界难题,使曾被国外专家判为“呆矿”的资源得到了很好利用,有效控制了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十五”以来,攀钢共投资25亿多元,实施环保和节能减排项目150余项。截止2007年底,攀钢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1%,工业水复用率接近94%。 (转自CCTV 2008.4.28)
  1. 2008/4/29
  2. 人气(6502)
  3. 星级(10)
  4. 评论(0)
大工程新进展:彰显国家科技实力
日前,一批自主设计、自主开发的新装备、新项目陆续亮相,充分体现出我国在工程技术方面的科技实力。   中央台记者 焦莉燕:这里是今天在北京开幕的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现场,这次展会展出的数控机床,90%以上都是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在我身边的这台加工风电设备的数据机床,加工精度能达到一根头发丝的20分之一,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床。   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沈立新:以前我们的精度只能达到一根头发的三分之一,从三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意味着我们的风力发电设备将实现国产化,从此摆脱了外国的控制。   而本届展会上自主创新机床产品总量和技术水平,都远远超过往届,五轴连动高速度、高精度的高档数控机床超过100台,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水平。   沈阳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关锡友:它可以加工各种复杂的形面,比如飞机发动机的叶片,船用推进器的叶片,有了这种技术,就可以完全装备我们国家自己的装备制造业。   记者现场:作为我国首家以围海造陆建设电厂的河北国华沧东发电有限公司,始终坚持耕地零占用、淡水零开采、废物零排放的发展模式。 (转自CCTV 2008.4.21)
  1. 2008/4/23
  2. 人气(6856)
  3. 星级(10)
  4. 评论(0)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中国一重用优良装备锻造中国制造水平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水压机,它的工作是把上百吨重的钢锻造出各种需要的形状。如果没有它,我们的钢厂连轿车的钢板都生产不了;这个丑陋的大家伙,是核电站一个重要原件,而它同样是这台水压机的杰作。   中国一重铸锻钢制造有限公司总裁 王宝忠:主要就是制造大型特大型锻件,就是把钢锭通过这个水压机,把它做成一种密度非常好的这样的锻件。   我国从03年起开始研究大型水压机,承担研究任务的中国一重集团历时5年,创新了400多项新技术,终于将这台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先进的水压机安在了中国一重的厂房里。   中国一重铸锻钢制造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周小平:这台设备重量将近5千吨,数量有4万多个零部件,组装起来是一个非常大的庞然大物。   目前中石油、中石化的90%的炼油设备;大型船舶制造、大型水电核电设施等等,几乎所有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重工业生产设备的制造都有这台水压机的贡献,我国也因为它的诞生成了世界锻造技术最先进的国家。转自(CCTV 2008.4.15)
  1. 2008/4/16
  2. 人气(7867)
  3. 星级(10)
  4. 评论(0)
【劳动者之歌】新时代优秀的智能型工人王军
从一名普通的岗位辅助工,逐渐成长为新时代优秀的智能型工人,今天的《劳动者之歌》为您介绍上海宝钢分公司热轧厂首席机械设备点检员王军。   1987年,王军成为宝钢2050热轧精整线剪刃装配班的一名普通工人。在别人看来,这个岗位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可王军总能找出创新点,他的第一项创新成果就使原来更换一个剪刃要两个人花上一个半小时,缩短到了一个人只用半个小时。   2001年,王军转岗到精整机械设备作业区做设备点检员,他很快适应了新岗位。一次,一套改造项目在离正式投产前两天,突然出现零件与零件之间无法定位的难题,王军依靠平时的积累,很快提出了解决方案,确保了项目的按时投产。   20年来,王军先后获得58项专利,被评为全国十大青年岗位能手。转自(CCTV 2008.4.14)
  1. 2008/4/15
  2. 人气(6697)
  3. 星级(10)
  4. 评论(0)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中国一重:自主创新打造世界一流的铸锻钢基地
位于黑龙江齐齐哈尔的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由于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而享有“国宝”的美誉。如今中国一重正通过不断拓展自己的设备技术优势打造世界一流的铸锻钢基地。   在一重的装配车间,动辄上百吨的大家伙比肩而立。这些即将应用于各家钢厂、电站的设备,不单个头大,技术含量也很高。(CCTV 2008.4.14)   中国一重重型装备分厂 副厂长 张景奇:这是我们一重集团公司给宝钢集团制造的冷连轧机。这台轧机轧出的钢板薄度相当于咱们平常用的一张纸那么厚。能够填补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空白。这台是我们一重集团公司给鞍山钢铁公司装备的世界上最大的5米宽厚板轧机。这台轧机主要应用于咱们国家大型船舶用钢,过去我们国家这种宽厚板还大量依赖于进口。   这里还有为国外制造的核电站压力容器,其个头和制造难度都算得上世界之最。转自(CCTV 2008.4.14)
  1. 2008/4/15
  2. 人气(6956)
  3. 星级(10)
  4. 评论(0)
总数:1551 | 当前第147/156 首页 上一页 ...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