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3224 | 当前第306/323 首页 上一页 ...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 下一页 尾页
霍尼韦尔OneWireless无线解决方案----无线通讯研讨会
主讲人:江天生 霍尼韦尔公司无线产品业务经理 演讲介绍:霍尼韦尔(Honeywell)推出其工业无线网络解决方案OneWireless™更新版本。这一版本实现与ISA100.11a工业无线通讯标准兼容。最新推出的OneWireless版本是过程控制行业首个符合ISA100硬件标准的无线网状网络。该网络能够通过无线软件更新升级到ISA100.11a标准。
  1. 2009/3/18
  2. 人气(8012)
  3. 星级(10)
  4. 评论(1)
实况转播(4):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 《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
作为工业自控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类通信协议,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技术以其开放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的灵活性为广大用户所共知,并已经列入IEC61158国际现场总线系列标准。目前,在国内CC-Link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采矿、汽车制造、轮胎、冶金、造纸及基础设施包括石油管线、污水处理、地铁等工业领域,很多高等院校、厂矿、企事业单位也在从事CC-Link兼容产品的开发工作,并有多种国内企事业单位的CC-Link兼容产品通过测试和批量生产。因而国内自动化产品用户、生产企业迫切希望将CC-Link协议规范尽早以我国标准的形式规范化,以指导企业的开发、生产、测试及产品的应用。 为此,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SAC/TC124)秘书处,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程序的有关规定,在2005年5月已转化实施的CC-Link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基础上,列入升级修订计划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获批准立项,计划编号:20080642-T-604。经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于2007年9月20日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中海油、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成立了CC-Link协议规范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将最新的CC-Link协议规范转化成国家标准。2007年10月完成规范标准全部初稿。2008年完成了国家标准所需的起草、审查和报批工作。经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部门最终审查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批准发布,2009年6月1日实施。 该标准正式批准后,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定于2009年3月12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同时宣讲该系列标准(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第2部分:CC-Link的实现;第3部分:CC-Link行规;第4部分:CC-Link/LT 协议规范)相关内容。
  1. 2009/3/13
  2. 人气(7066)
  3. 星级(10)
  4. 评论(2)
实况转播(3):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 《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
作为工业自控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类通信协议,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技术以其开放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的灵活性为广大用户所共知,并已经列入IEC61158国际现场总线系列标准。目前,在国内CC-Link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采矿、汽车制造、轮胎、冶金、造纸及基础设施包括石油管线、污水处理、地铁等工业领域,很多高等院校、厂矿、企事业单位也在从事CC-Link兼容产品的开发工作,并有多种国内企事业单位的CC-Link兼容产品通过测试和批量生产。因而国内自动化产品用户、生产企业迫切希望将CC-Link协议规范尽早以我国标准的形式规范化,以指导企业的开发、生产、测试及产品的应用。 为此,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SAC/TC124)秘书处,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程序的有关规定,在2005年5月已转化实施的CC-Link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基础上,列入升级修订计划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获批准立项,计划编号:20080642-T-604。经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于2007年9月20日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中海油、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成立了CC-Link协议规范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将最新的CC-Link协议规范转化成国家标准。2007年10月完成规范标准全部初稿。2008年完成了国家标准所需的起草、审查和报批工作。经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部门最终审查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批准发布,2009年6月1日实施。 该标准正式批准后,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定于2009年3月12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同时宣讲该系列标准(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第2部分:CC-Link的实现;第3部分:CC-Link行规;第4部分:CC-Link/LT 协议规范)相关内容。
  1. 2009/3/13
  2. 人气(6966)
  3. 星级(10)
  4. 评论(1)
实况转播(2):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 《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
作为工业自控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类通信协议,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技术以其开放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的灵活性为广大用户所共知,并已经列入IEC61158国际现场总线系列标准。目前,在国内CC-Link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采矿、汽车制造、轮胎、冶金、造纸及基础设施包括石油管线、污水处理、地铁等工业领域,很多高等院校、厂矿、企事业单位也在从事CC-Link兼容产品的开发工作,并有多种国内企事业单位的CC-Link兼容产品通过测试和批量生产。因而国内自动化产品用户、生产企业迫切希望将CC-Link协议规范尽早以我国标准的形式规范化,以指导企业的开发、生产、测试及产品的应用。 为此,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SAC/TC124)秘书处,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程序的有关规定,在2005年5月已转化实施的CC-Link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基础上,列入升级修订计划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获批准立项,计划编号:20080642-T-604。经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于2007年9月20日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中海油、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成立了CC-Link协议规范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将最新的CC-Link协议规范转化成国家标准。2007年10月完成规范标准全部初稿。2008年完成了国家标准所需的起草、审查和报批工作。经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部门最终审查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批准发布,2009年6月1日实施。 该标准正式批准后,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定于2009年3月12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同时宣讲该系列标准(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第2部分:CC-Link的实现;第3部分:CC-Link行规;第4部分:CC-Link/LT 协议规范)相关内容。
  1. 2009/3/13
  2. 人气(7963)
  3. 星级(10)
  4. 评论(0)
S7-200 PLC视频第01讲(下)_哈工大
哈工大S7-200 PLC视频第01讲(下)转载哈尔滨工业大学!SIMATIC S7-200系列PLC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场合中的检测、监测及控制的自动化。强大功能使其无论在独立运行中,或相连成网络皆能实现复杂控制功能。
  1. 2009/3/6
  2. 人气(49136)
  3. 星级(10)
  4. 评论(20)
S7-200 PLC视频第01讲(上)_哈工大
第一章 概述 哈工大S7-200 PLC视频第01讲! SIMATIC S7-200系列PLC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场合中的检测、监测及控制的自动化。强大功能使其无论在独立运行中,或相连成网络皆能实现复杂控制功能。
  1. 2009/3/5
  2. 人气(45244)
  3. 星级(6)
  4. 评论(75)
  1. 2009/3/2
  2. 人气(7401)
  3. 星级(10)
  4. 评论(0)
  1. 2009/2/27
  2. 人气(7766)
  3. 星级(10)
  4. 评论(0)
英威腾变频器在节能上应用得到肯定
英威腾变频器应用上中央电视台报道!英威腾集研发、制造与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变频器制造商; 变频器行业国际领先矢量控制技术的拥有者;产品涵盖高、中、低压系列,覆盖高、中、低端市场,是目前国内产品线最为齐全的变频器企业;
  1. 2009/2/4
  2. 人气(9261)
  3. 星级(10)
  4. 评论(0)
开幕及致辞-2008CAMRS第五届中国自动化市场研讨会
自2004年第一届CAMRS以来,今年是中国工控网连续第五年举办中国自动化市场研讨会。中国工控网总裁孙慧昕在致辞中说2009年将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技术进步、用户需求正在推动自动化的蜕变,产品理念、产品策略乃至产品体系、营销模式以及商务模式都已经或正在发生改变。通用产品客制化、方案产品化、产品集成化、通用控制转向精细控制、自动化价值链上移、高端市场重新定义等将成为自动化发展新趋势。他还表示:“我们可以将2009年作为自动化的新元年。希望我们今日所见的现象,能成新趋势;我们今天所强调的自动化新价值,能成为推动新一轮产业浪潮的力量!
  1. 2009/1/12
  2. 人气(11211)
  3. 星级(10)
  4. 评论(0)
总数:3224 | 当前第306/323 首页 上一页 ...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