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500 | 当前第46/50 首页 上一页 ...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尾页
2007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08年1月30日,2007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揭晓,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当选为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同时,他还获得“年度创新人物奖”,这是CCTV经济年度人物评选8年以来获得这两项殊荣的第一人。   更值得庆贺的是,这也是中国工控及自动化领域获此殊荣的第一人。我国工控技术已经发展30余年,为我国工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因此,这次研祥董事局主席陈志列获选经济年度人物,也是对工控技术推动经济发展而做出的充分肯定,可以说,这个奖项不仅是奖励给陈总和研祥,也是对我国工控产业的鼓励。
  1. 2009/9/22
  2. 人气(6693)
  3. 星级(10)
  4. 评论(1)
研华将如何服务与中国轨道交通事业
我国政府出台的扩大内需十项措施,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冲击的有效手段。在这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中,铁路投资被认为是拉动内需的火车头。当前铁路大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国务院批复的铁路投资额已达到2万亿元,这对于铁路建设企业是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庞大的投资规模,无疑为我国经济带来新的活力。   大力建设集高科技于一体的高速铁路将会带动铁路自动化科技产业的兴起,促进自动化技术在高铁建设中的应用,信号控制、电力监控、站控系统、线路设备监控、隧道监控、机车车辆和铺装/养路机械设备等相关铁路建设和运营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应用也必然获得持续的发展空间。   2008年12月,中国工控网(www.gongkong.com)开通了“铁路自动化”频道,旨在推广和引导自动化技术在铁路行业中的应用。在2009年4月,工控网再次引领铁路自动化潮流,举办铁路自动化在线研讨会,将为自动化供应商和铁路自动化产业相关人士搭建便捷的沟通平台,共商良策,共谋发展。 查看实况
  1. 2009/9/3
  2. 人气(4593)
  3. 星级(10)
  4. 评论(0)
TV :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 《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
作为工业自控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类通信协议,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技术以其开放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的灵活性为广大用户所共知,并已经列入IEC61158国际现场总线系列标准。目前,在国内CC-Link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采矿、汽车制造、轮胎、冶金、造纸及基础设施包括石油管线、污水处理、地铁等工业领域,很多高等院校、厂矿、企事业单位也在从事CC-Link兼容产品的开发工作,并有多种国内企事业单位的CC-Link兼容产品通过测试和批量生产。因而国内自动化产品用户、生产企业迫切希望将CC-Link协议规范尽早以我国标准的形式规范化,以指导企业的开发、生产、测试及产品的应用。 为此,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SAC/TC124)秘书处,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程序的有关规定,在2005年5月已转化实施的CC-Link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基础上,列入升级修订计划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获批准立项,计划编号:20080642-T-604。经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于2007年9月20日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中海油、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成立了CC-Link协议规范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将最新的CC-Link协议规范转化成国家标准。2007年10月完成规范标准全部初稿。2008年完成了国家标准所需的起草、审查和报批工作。经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部门最终审查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批准发布,2009年6月1日实施。 该标准正式批准后,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定于2009年3月12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同时宣讲该系列标准(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第2部分:CC-Link的实现;第3部分:CC-Link行规;第4部分:CC-Link/LT 协议规范)相关内容。
  1. 2009/7/25
  2. 人气(11475)
  3. 星级(10)
  4. 评论(0)
实况转播(1):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 《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
作为工业自控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类通信协议,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技术以其开放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的灵活性为广大用户所共知,并已经列入IEC61158国际现场总线系列标准。目前,在国内CC-Link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采矿、汽车制造、轮胎、冶金、造纸及基础设施包括石油管线、污水处理、地铁等工业领域,很多高等院校、厂矿、企事业单位也在从事CC-Link兼容产品的开发工作,并有多种国内企事业单位的CC-Link兼容产品通过测试和批量生产。因而国内自动化产品用户、生产企业迫切希望将CC-Link协议规范尽早以我国标准的形式规范化,以指导企业的开发、生产、测试及产品的应用。 为此,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SAC/TC124)秘书处,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程序的有关规定,在2005年5月已转化实施的CC-Link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基础上,列入升级修订计划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获批准立项,计划编号:20080642-T-604。经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于2007年9月20日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中海油、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成立了CC-Link协议规范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将最新的CC-Link协议规范转化成国家标准。2007年10月完成规范标准全部初稿。2008年完成了国家标准所需的起草、审查和报批工作。经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部门最终审查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批准发布,2009年6月1日实施。 该标准正式批准后,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定于2009年3月12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同时宣讲该系列标准(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第2部分:CC-Link的实现;第3部分:CC-Link行规;第4部分:CC-Link/LT 协议规范)相关内容。
  1. 2009/7/13
  2. 人气(7646)
  3. 星级(10)
  4. 评论(3)
三菱电机企业宣传片
作为引领全球市场的机电产品综合供应商,三菱电机在中国的FA事业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到半导体制造等高科技产业,从现场控制到远程监控,三菱电机FA技术为创造更快生产效率和更高生产力提供强大的支持。
  1. 2009/6/29
  2. 人气(7311)
  3. 星级(10)
  4. 评论(0)
伟肯(Vacon)----特殊经济环境下的的FA/PA
Vacon集团于1993年成立至今的唯一目标是:为全球工业和公共设施领域的用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变频器产品和交流驱动控制解决方案。 时至今日,Vacon已建立起覆盖全球的市场网络, 2008年销售额达到2.93亿欧元。同时,Vacon在芬兰Vaasa市,中国江苏省的苏州,美国和意大利建立了设施先进的生产基地,年产能超过45万台。
  1. 2009/5/31
  2. 人气(3815)
  3. 星级(10)
  4. 评论(0)
菲尼克斯----特殊经济环境下的的FA/PA
隶属于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1928年,菲尼克斯电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片组合式接线端子,这就是现代端子的雏形,也是菲尼克斯电气申请并获得的第一个发明专利。此后,菲尼克斯电气激情创新,致力于各种连接技术的开发,形成了完善的电气接口技术体系,其中很多产品系列已经成为行业的应用标准。
  1. 2009/5/27
  2. 人气(3720)
  3. 星级(10)
  4. 评论(0)
集智达智能找准突破口逆势飞扬------北京集智达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静先生
08年9月的一场金融风暴,席卷了全球经济。有人说,08年下半年还只是金融风暴的开始,而09年上半年,才是经济真正的冬天;也有人说,09年将加速行业洗牌的过程,谁能笑到最后,谁便是胜者。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金融危机的来袭,是一场对企业的实力与竞争力的残酷考验.  IPC,作为三大工业自动化产品体系之一,面对金融风暴引发的景气不佳的大环境,也首当其冲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这种大形势之下,对IPC行业的影响力大不大?企业是如何应对?为此,我们专程走访了业界知名品牌-北京集智达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与董事长王静先生做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1. 2009/5/21
  2. 人气(14482)
  3. 星级(10)
  4. 评论(0)
实况转播(4):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 《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
作为工业自控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类通信协议,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技术以其开放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的灵活性为广大用户所共知,并已经列入IEC61158国际现场总线系列标准。目前,在国内CC-Link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采矿、汽车制造、轮胎、冶金、造纸及基础设施包括石油管线、污水处理、地铁等工业领域,很多高等院校、厂矿、企事业单位也在从事CC-Link兼容产品的开发工作,并有多种国内企事业单位的CC-Link兼容产品通过测试和批量生产。因而国内自动化产品用户、生产企业迫切希望将CC-Link协议规范尽早以我国标准的形式规范化,以指导企业的开发、生产、测试及产品的应用。 为此,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SAC/TC124)秘书处,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程序的有关规定,在2005年5月已转化实施的CC-Link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基础上,列入升级修订计划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获批准立项,计划编号:20080642-T-604。经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于2007年9月20日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中海油、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成立了CC-Link协议规范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将最新的CC-Link协议规范转化成国家标准。2007年10月完成规范标准全部初稿。2008年完成了国家标准所需的起草、审查和报批工作。经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部门最终审查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批准发布,2009年6月1日实施。 该标准正式批准后,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定于2009年3月12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同时宣讲该系列标准(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第2部分:CC-Link的实现;第3部分:CC-Link行规;第4部分:CC-Link/LT 协议规范)相关内容。
  1. 2009/3/13
  2. 人气(6952)
  3. 星级(10)
  4. 评论(2)
实况转播(3):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 《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
作为工业自控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类通信协议,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技术以其开放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扩展的灵活性为广大用户所共知,并已经列入IEC61158国际现场总线系列标准。目前,在国内CC-Link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采矿、汽车制造、轮胎、冶金、造纸及基础设施包括石油管线、污水处理、地铁等工业领域,很多高等院校、厂矿、企事业单位也在从事CC-Link兼容产品的开发工作,并有多种国内企事业单位的CC-Link兼容产品通过测试和批量生产。因而国内自动化产品用户、生产企业迫切希望将CC-Link协议规范尽早以我国标准的形式规范化,以指导企业的开发、生产、测试及产品的应用。 为此,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SAC/TC124)秘书处,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程序的有关规定,在2005年5月已转化实施的CC-Link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基础上,列入升级修订计划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获批准立项,计划编号:20080642-T-604。经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于2007年9月20日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中海油、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成立了CC-Link协议规范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将最新的CC-Link协议规范转化成国家标准。2007年10月完成规范标准全部初稿。2008年完成了国家标准所需的起草、审查和报批工作。经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关部门最终审查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批准发布,2009年6月1日实施。 该标准正式批准后,SAC/TC124秘书处与有关单位协商,定于2009年3月12日在北京召开国家标准GB/T 19760-2008《CC-Link控制与通信网络规范(第1.2.3.4部分)》发布会,同时宣讲该系列标准(第1部分:CC-Link协议规范;第2部分:CC-Link的实现;第3部分:CC-Link行规;第4部分:CC-Link/LT 协议规范)相关内容。
  1. 2009/3/13
  2. 人气(6851)
  3. 星级(10)
  4. 评论(1)
总数:500 | 当前第46/50 首页 上一页 ...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