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4099 | 当前第310/410 首页 上一页 ...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 下一页 尾页
Fluke 28II 工业万用表产品特性介绍
新型 Fluke 27 II 和 28 II 数字万用表树立了在困难情况下进行测量的新标准,它具有优异的功能和准确度,可以轻松解决大多数电气故障。 这两款多用表均符合 IP 67(防水和防尘)规格,正在接受 MSHA 的认证审批,并且拥有更广的工作温度范围:-15 °C 至 +55 °C(5 °F 至 131 °F,在 -40 °C 环境下可工作 20 分钟),95 % 湿度,经测试可承受 3 米(10 英尺)掉落。 新型 Fluke 20 系列多用表可以在最苛刻的环境下工作。
  1. 2011/6/16
  2. 人气(6289)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4-1讲]]监视回路组态
监视回路是用于将现场的各种测量值采集并显示在操作站上,供操作员查看,比如说现场的温度测量值、压力测量值、流量测量值等,都可以通过组态监视回路将测量值显示出来。 一个监视回路对应一个CM,CM中应包括1个AI Channel和1个DACA功能块…… 监视回路组态完成后,需下装到服务器和控制器内,并将其激活。操作员在操作站上可以调出监视回路的细目画面……
  1. 2011/6/15
  2. 人气(7165)
  3. 星级(9)
  4. 评论(10)
[第4-2讲]批量建点和批量修改参数
出于物料计量的要求,有些流量需要完成累积运算,以便于汇总在一段时间内使用物料的总量,Totalizer功能块可以完成流量累计的运算……
  1. 2011/6/15
  2. 人气(7445)
  3. 星级(10)
  4. 评论(9)
神基Getac A790超强固式笔记本电脑强固试验视频
据统计,在所有报损事故中,75%的事故都与产品跌落、液体溅洒及坠物撞击有关。Getac笔记本与平板电脑产品采用高强度结构,坚固耐用,足以应对极为苛刻的工业及野外使用环境。无论面对怎样恶劣的环境——脏污、多尘、潮湿、运动、振动、高温、低温等,Getac便携式计算机均可轻松应对,在潮湿、撞击、振动、极端温度、辐射、电磁干扰、射频干扰以及多尘条件下依然表现卓越。 Getac A790是Getac全强固式笔记本电脑系列中具高知名度的超强固产品。这种极为坚固的笔记本电脑不仅通过美军标MIL-STD 810G认证并符合IP65标准对最恶劣环境的要求,还可满足极为苛刻的电磁干扰(EMI)要求。  该产品配置高性能14.1’’阳光下可读的LCD屏、防震硬盘以及众多环境温度适应功能,因此运行极为可靠、高效。  A790可提供多功能扩展坞,具有极为强大的可扩展性功能。通过这些扩展坞,用户可增加插拔硬盘以增加存储容量,另外还可连接附加电池以延长使用时间,或使用如蓝牙、GPS等其它组件。  此款超強固式多功能笔记本电脑还配有极为先进的安全设备,包括TPM 1.2、指纹识别装置以及智能读卡器,为机密信息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1. 2011/6/14
  2. 人气(5011)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四章:电气设备原理与选择(4)
1.本章基本要求 # 掌握电力系统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概念 # 掌握电厂中有哪些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 # 掌握电器选择的一般条件: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按短路情况校验 # 掌握进行短路计算的条件 # 掌握电弧的基本理论(电弧产生、形成和维持的物理过程;交流电弧的熄灭方法和过程) # 重点掌握高压断路器的作用、原理(包括断路器灭弧的基本方法;断路器的种类和型式;断路器的型号含义;断路器的技术参数)、选择和校验 # 重点掌握隔离开关的作用、种类和型式、型号含义、选择和校验 # 重点掌握电流互感器的原理、工作状态、误差来源及影响误差的因素(减小误差的方法)、准确级和容量的概念及两者间的关系、种类和型式、型号含义、接线方法、选择和校验 # 重点掌握电压互感器的原理、工作状态、误差来源及影响误差的因素(减小误差的方法)、准确级和容量的概念及两者间的关系、种类和型式、型号含义、接线方法、选择和校验 # 了解互感器在主接线中的配置原则 # 重点掌握限流电抗器(普通电抗器和分裂电抗器)百分电抗的含义及其选择、电抗器的校验 # 重点掌握高压熔断器的原理、保护特性、选择和校验 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 ■关于回路最大长期持续工作电流Imax的确定和计算 ■关于交流电弧的熄灭的过程和条件 ■关于电流电压互感器 § 工作状态和特点: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正常运行时绝对不允许开路;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正常运行时绝对不允许短路; § 误差:误差来源;影响误差的因素;减小误差的措施 § 准确级和容量的概念及两者间的关系 § 接线方式 ■关于限流电抗器 § 电抗器百分电抗值的含义和确定 § 电抗器百分电抗值的计算和选择 ■关于高压熔断器 § 限流型和非限流型的区别 § 保护特性 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课程学习指导资料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现行采用教材《发电厂电气部分》(王士政、冯金光主编,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三版)以及课程学习光盘,并结合远程网络业余教育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进行编写,适用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业余)学生。
  1. 2011/6/14
  2. 人气(5878)
  3. 星级(10)
  4. 评论(1)
第四讲 LT-ARM214X-串口和RS485专题--力天手把手教你学ARM之LPC2148提高篇
LT-ARM214X经过五个月的酝酿开发,历经四次改版,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在LT-ARM210X设计之初,力天就做好了LPC2100 ARM的学习方案,LPC210X作为一款入门板,让用户了解ARM及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轻松从单片机的学习过渡到ARM嵌入式的学习,LT-ARM214X作为一款提高板,让用户真正置身于ARM系统的开发,有了前边基础的过渡,对于一些中端模块的应用,对于操作系统的编程思想就很容易掌握了。同时LPC2148作为一款经典的ARM7内核的芯片,可以为后续的ARM9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2011/6/14
  2. 人气(4556)
  3. 星级(6)
  4. 评论(0)
第三讲 LT-ARM214X-系统时钟配置及IO端口专题(下)--力天手把手教你学ARM之LPC2148提高篇
LT-ARM214X经过五个月的酝酿开发,历经四次改版,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在LT-ARM210X设计之初,力天就做好了LPC2100 ARM的学习方案,LPC210X作为一款入门板,让用户了解ARM及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轻松从单片机的学习过渡到ARM嵌入式的学习,LT-ARM214X作为一款提高板,让用户真正置身于ARM系统的开发,有了前边基础的过渡,对于一些中端模块的应用,对于操作系统的编程思想就很容易掌握了。同时LPC2148作为一款经典的ARM7内核的芯片,可以为后续的ARM9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2011/6/10
  2. 人气(4137)
  3. 星级(10)
  4. 评论(0)
第二讲 ADS讲解及和ADS和IAR代码相互移植--力天手把手教你学ARM之LPC2148提高篇
LT-ARM214X经过五个月的酝酿开发,历经四次改版,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在LT-ARM210X设计之初,力天就做好了LPC2100 ARM的学习方案,LPC210X作为一款入门板,让用户了解ARM及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轻松从单片机的学习过渡到ARM嵌入式的学习,LT-ARM214X作为一款提高板,让用户真正置身于ARM系统的开发,有了前边基础的过渡,对于一些中端模块的应用,对于操作系统的编程思想就很容易掌握了。同时LPC2148作为一款经典的ARM7内核的芯片,可以为后续的ARM9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2011/6/9
  2. 人气(5111)
  3. 星级(10)
  4. 评论(1)
澳大利亚机器人破解魔方仅用10.18秒破世界纪录
北京时间6月2日消息,澳大利亚学生研制出解魔方速度最快的机器人,用时不到11秒。这款机器人名为“鲁比”(Ruby),它首先对杂乱无章的魔方进行扫描,而后开始还原。10.18秒后,“鲁比”便完成了解魔方任务,就此打破机器人解魔速度纪录。 澳机器人破解魔方仅用10.18秒破纪录 媒体来源:新浪科技   身手敏捷的“鲁比”由墨尔本斯威本科技大学的6名工程系学生从无到有研制,这是他们的毕业设计。威本科技大学教授克里斯·皮尔格里姆表示:“‘鲁比’使用网络摄像头扫描杂乱魔方的每一个面,而后利用一种算法寻找解决办法。解决办法的信息通过一个实时嵌入式控制系统传给这个高速机器人。”   研制小组成员包括同卵双胞胎大卫·拜恩和理查德·拜恩、丹尼尔·普维斯、贾罗德·伯耶斯、米里亚姆·帕金森以及乔纳森·古德瓦瑟,他们都是电脑迷。目前,这些学生正在为“鲁比”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皮尔格里姆教授说:“这些学生利用他们掌握的机器人技术和软件工程学知识,研制出一款配备高速计算机视觉追踪系统的机器人,拥有精确度极高的运动能力。”   目前的人类解三阶魔方纪录由费里克斯·泽姆德格斯保持,成绩为6.24秒。这一纪录是在2011年库巴罗公开赛上创下的。2010年10月,机器人Cubinator在18.2秒内成功还原魔方,成为世界上解魔方速度最快的机器人。据悉,“鲁比”将在8月21日举行的斯威本科技大学开放日活动上亮相。
  1. 2011/6/9
  2. 人气(7311)
  3. 星级(10)
  4. 评论(1)
北方工业大学现场总线技术及自动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简介
2001年6月,经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科委批准,现场总线技术及自动化实验室正式成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由北京市教委和北方工业大学共同管理,北京市教委负责审定实验室的发展及建设规划,批准实验室主任的任命并且提供发展资金支持。 现场总线技术及自动化实验室下设电气传动、智能交通系统、网络自动化、现场总线技术、智能仪器、机器人、电动车、检测技术8个研究室,实验室面积达1500平方米,科研仪器及科研平台等固定设备资产达800多万元。 重点实验室现有专职科研人员30余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5人,工程师及讲师8人;科研人员中13人具有博士学位。另有200余名研究生在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重点实验室自2001年建设以来,围绕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完成了多项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项目,承担了大连城市交通管理与监控系统工程,韩国蒲项不锈钢厂I-TV工程等项目近百项,近三年完成科研项目累计经费达2000万元。平均每年达600余万元。其中由李正熙教授领导的智能交通团队和由孙德辉教授领导的现场总线及网络自动化团队分别于2005、2007年被北京市教委授予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称号。 几年来,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共发表论文175篇,EI等重要国际检索4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达8部。共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由省部级科技管理部门组织鉴定的项目7项,其中5项国内领先,两项国内先进,共获得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三项软件著作授权。2006年由李正熙教授领导的智能交通学术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2011/6/8
  2. 人气(6998)
  3. 星级(10)
  4. 评论(0)
总数:4099 | 当前第310/410 首页 上一页 ...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