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数:3963 | 当前第1/39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尾页
工控网对话台达-中达电通机电事业部总经理史文祥

30年稳居自动化第一阵营,从变器到全场景方案,台达以紧贴市场的研发和全球布局的视野,持续领跑行业

  1. 2025/10/11
  2. 人气(1598)
  3. 星级(10)
  4. 评论(0)
从输配电到工业控制,德力西电气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加速赋能中国智造升级

从输配电到工业控制,德力西电气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加速赋能中国智造升级 |德力西电气变器事业部总经理段龙接受中国工控网采访

  1. 2025/9/30
  2. 人气(796)
  3. 星级(10)
  4. 评论(0)
2025工业博览会德力西电器总经理段龙接受中国工控网采访

从输配电到工业控制,德力西电气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加速赋能中国智造升级 | 德力西电气变器事业部总经理段龙接受中国工控网采访

  1. 2025/9/25
  2. 人气(997)
  3. 星级(10)
  4. 评论(0)
工控网携手汉诺威共聚CIIF 2025(24号):与工博同行 触摸未来工业

全球制造业盛会 CIIF 2025 中国工博会将至,期待工业自动化展却怕没时间、找不准方向?工控网探馆直播已升级:“云”游现场 + 汉诺威官方联动 + 两位重磅神秘嘉宾,陪您洞见行业未来。

精选路线直达核心

告别走马观花!专家团队依行业趋势,规划工博会自动化核心展区(5.1&6.1馆)探展路线,覆盖驱动技术、控制系统等领域,锁定Festo、Beckhoff等数十家头部企业,可与展台专家深度交流,获取一手产品解读与解决方案。

双台联动 影响升级

一次观看享双重权威!探馆直播除工控网视平台外,汉诺威中国官方平台也同步直播,既印证我们的专业,更让您与全球专业观众共赴工业盛宴。

嘉宾空降思想碰撞

探展惊喜多!我们邀两位神秘嘉宾现场“偶遇”们将与主持人深度对话,分享全球自动化格局、中国市场机遇等顶级洞见,您的互动问题可直达行业领袖。



  1. 2025/9/24
  2. 人气(1046)
  3. 星级(10)
  4. 评论(0)
工控网携手汉诺威共聚CIIF 2025(23号):与工博同行 触摸未来工业

全球制造业盛会 CIIF 2025 中国工博会将至,期待工业自动化展却怕没时间、找不准方向?工控网探馆直播已升级:“云”游现场 + 汉诺威官方联动 + 两位重磅神秘嘉宾,陪您洞见行业未来。

精选路线直达核心

告别走马观花!专家团队依行业趋势,规划工博会自动化核心展区(5.1&6.1馆)探展路线,覆盖驱动技术、控制系统等领域,锁定Festo、Beckhoff等数十家头部企业,可与展台专家深度交流,获取一手产品解读与解决方案。

双台联动 影响升级

一次观看享双重权威!探馆直播除工控网视平台外,汉诺威中国官方平台也同步直播,既印证我们的专业,更让您与全球专业观众共赴工业盛宴。

嘉宾空降思想碰撞

探展惊喜多!我们邀两位神秘嘉宾现场“偶遇”们将与主持人深度对话,分享全球自动化格局、中国市场机遇等顶级洞见,您的互动问题可直达行业领袖。


  1. 2025/9/19
  2. 人气(853)
  3. 星级(10)
  4. 评论(0)
西门子走进工厂系列视频

西门子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CMVM/RMVM、AMWT、Mcenter和ACM四大核心产品的协同配合,全流程助力企业实现提质、增效、降本与透明管理。

  1. 2025/9/15
  2. 人气(2009)
  3. 星级(10)
  4. 评论(0)
维萨拉 折光仪在石油化工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在石油与天然气炼制以及石化行业,工艺流程复杂、介质多样、条件苛刻。 面对高温、高压、腐蚀性强、气泡/固体颗粒复杂的生产环境,您是否也在思考:  如何精准监测加氢反应中的芳烃含量?  如何实时识别炼厂与管道中的液体界面?  面对繁的过程波动,如何稳定获取关键参数数据?  维萨拉最新一代 Polaris™ 在线折光仪,提供连续、实时的折射率、液体浓度与密度测量,帮助您消除人工取样带来的滞后风险,实现过程透明化、决策智能化。我们诚邀您参加本场技术在线研讨会,一起探索折光技术如何赋能石化行业的过程优化与质量控制。  会议议程 • 折光仪工作原理与“临界角测量 + 光学图像”双重技术优势  • 典型石化应用解析:硫酸浓度监测、天然气脱水胺液控制、多产品界面识别等  • Polaris 系列产品型号选型指南(PR53GC、PR53GP、PR53M、PR53W 等)  • 如何利用 Indigo520 实现远程诊断、趋势分析与棱镜清洗控制

  1. 2025/7/16
  2. 人气(2811)
  3. 星级(10)
  4. 评论(0)
艾默生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Peter Zornio先生

在2025年6月初艾默生(Emerson)举办的无界自动化峰会(Boundless Automation Summit)期间,工控网(Gongkong.com)很荣幸采访到艾默生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Peter Zornio先生。在本次深入对话中,Zornio分享了艾默生无界自动化战略的愿景,探讨如何通过系统级设计、工业AI整合及IT/OT融合,助力企业实现更安全、可靠和可持续的运营。他还特别介绍了艾默生在中国的本地化战略,强调破除障碍、破除边界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及智能制造的未来方向。观看视,了解艾默生如何打破数据壁垒,引领全球工业数字化的新篇章!#艾默生#人工智能#AI#增强型人工智能#工业AI#大模型#流程工业#工业控制#智能制造#数字化

  1. 2025/7/4
  2. 人气(1085)
  3. 星级(10)
  4. 评论(0)
OPT2025产品发布会

19年沉淀、进化

六大核心技术全面突破

工业视觉·传感·运控&具身智能产品发布

6.18 苏州OPT视觉产业园,邀您一起见证

6月18日,OPT华东视觉产业园正式启用,从“工业自动化到智能机器人”双轨道战略发布。

01

双轨道战略布局

把握时代发展新机遇

发布会开场,OPT总裁罗前宣布,从2006年成立至今,OPT历经过SMT、3C、光伏、锂电等行业的高速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基于历史产品与技术的积累,将这些工业级的技术迁移至智能机器人领域,在新的时代机遇下开启双轨道发展。

02

全栈技术产品发布

解锁智造新势能

从纳米级的光学成像技术,到全球最小体积的CXP相机,从超10亿级的工业落地场景,到千亿级的有效缺陷数据,OPT副总裁贺珍真结合公司20年发展历程,系统回顾了OPT的光学、结构、电子、算法、软件及AI六大核心技术之间如何相互协同,构建起覆盖工业视觉、智能传感、运动控制、AI及具身智能的全栈技术体系。

视觉新革命,让应用变得简单智能

OPT研发高级总监曹玲从工业AI、视觉软件以及智能硬件三个维度,分享OPT如何以客户真实需求为创新导向,推动视觉技术应用向更简单、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针对工业AI应用面临的周期长、通用性差、门槛高、成本高等核心痛点,OPT行业视觉模型,通过良品学习算法,能够实现零样本高效检测;在复杂应用场景中,借助智能样本生成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数据饥荒问题,提升模型训练效率。

依托AI革新,全新发布的SmartWorks视觉软件,国内首家采用引导式流程方案创建,效率为拖拽式编程的3倍;软件深度整合DeepSeek AI与千问,支持AI对话、AI编程及AI多语言翻译,构建了从代码开发到全球服务的智能闭环,实现“智造力”的指数级跃迁。

软件支持AI对话、编程及多语言翻译

作为AI边缘计算的超级触角,OPT智能相机采用高度集成化设计,具备开箱即用的丰富工具集,灵活适配多样化场景需求。在智能读码器领域,OPT全系产品内置深度学习通用模型,是业内首家能够同时识别OCR与条码的读码器,其中,IDCI紧凑型读码器一维码最小识别精度为0.026mm。

多维度视觉检测,覆盖工业应用全场景

在《多维度视觉检测》的主题演讲中,技术总监刘标系统性展示了OPT 2D-2.5D-3D全场景检测方案。

深耕工业相机领域17载,OPT始终聚焦像质、稳定、智能、高速四大研发方向持续精进,在2D相机领域积累了多项单点技术优势。此次全新发布的CoaXPress相机,全系采用低功耗无风扇设计,可适应粉尘、潮湿等复杂环境,避免因风扇抖动导致图像模糊和检测精度下降等问题。

在2.5D表面缺陷检测领域,OPT发布了相位偏折、光度立体以及相位光度三大视觉方案。其中光度立体方案支持多光源类型及4分区、8分区独立可控照明,适配复杂的漫反射材质、纹理材质;而具备独家专利的光度相位系统,创新性融合光度立体与相位偏折两种技术优势,实现检测模式协同互补,可快速适配从漫反射、镜面反射到透光材质等各类复杂工业表面的检测需求。

在3D测量和检测领域,OPT构建了业内少有的全系列产品线,从应用最广的线激光系列,到一次成像的高精度投影结构光系列,再到超大视野覆盖、附带彩色+深度对齐的散斑结构光系列,实现测量场景全覆盖。 其中,线激光3D相机,Z轴重复精度可达0.1um,无需控制器,部署成本降低40%以上;散斑结构光3D相机,在大于30000lux的强光环境下也能生成完整点云。

高速·高精·稳定的微米级传感器

在智能制造检测系统中,除了机器视觉技术,还有另外一大重要的感知部分——传感器。OPT高级研发总监李志荣从光学设计、硬件研发和软件算法应用维度,详细解读了OPT能够做好高精度传感器的原因。

OPT传感器包括测量类、光电类、安全类和接近类4大系列,其中,激光位移传感器基于高精度成像光学设计,最小重复精度达0.05μm,采用FPGA边缘计算,最高响应率可达88KHz。

具身智能产品

本次发布会,OPT不仅正式提出"工业自动化+智能机器人"的双轨道发展战略,同时也推出了系列具身智能方向的产品,包括鱼眼相机、RGB相机、结构光相机、TOF深度相机以及激光雷达等。

03

多合一实战案例

赋能行业应用快、省、准

OPT项目部副总经理董瑞系统介绍了公司运动控制产品线,以及OPT视觉软件、工业镜头、传感器、运动部件等产品通过多合一集成方式广泛应用在3C、锂电、半导体等行业。董总以锂电产线为示范,为大家生动展示了OPT多合一产品集成方案以快、准、省(平均实现35%的成本优化)三大优势,助力项目提质增效。

04

行业大咖论道

工业自动化与具身智能的分化与融合

本次发布会特别设置了圆桌论坛环节,拥有700W粉丝的科技博主王锴、机器视觉领域垂直博主俞俊承、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运控事业部总经理丁信忠、江苏杰士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股东柏岳雷、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视觉专家夏侯玉娇与OPT副总裁贺珍真共聚一堂,围绕"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机器人的技术分化与融合"展开深度对话,从核心技术迁移、场景差异和未来趋势等维度,探讨双轨战略下的协同创新路径。

05

直击智造现场

1600㎡沉浸式体验探见未来

伴随华东视觉产业园的正式启用,与会嘉宾会还参观了机器视觉应用中心,三大主题展区1600㎡场景还原,直观展示了OPT产品方案在智能机器人、3C电子、半导体、汽车等多个行业场景的创新应用。

OPT2025产品发布会的圆满举办与华东视觉产业园的正式启用,共同构成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不仅标志着OPT迈入"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机器人"双轨协同发展新阶段,也展现了其在工业视觉、智能传感、运动控制、AI算法及具身智能等领域的技术整合实力。华东视觉产业园的落成也将显著提升区域服务能力,助推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未来,OPT将持续深化核心技术融合创新,携手合作伙伴,为全球各行业客户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智造升级方案。


  1. 2025/6/19
  2. 人气(3642)
  3. 星级(10)
  4. 评论(0)
ifm IO-Link技术为客户提供更紧凑的解决方案
Vdh公司借助ifm IO-Link技术升级铝合金轮毂检测设备,实现更精确、高效、安全的检测流程。观看视,一起探索ifm的IO-Link技术如何成为轮胎漏气的克星,以及它是如何帮助vdh公司为客户提供更紧凑的解决方案。
  1. 2025/6/9
  2. 人气(4453)
  3. 星级(0)
  4. 评论(0)
总数:3963 | 当前第1/39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尾页